歐盟發展迎來“春天”
自2016年下半年歐元區及歐盟經濟逐漸復蘇以來,2017年歐洲經濟繼續保持較為強勁的復蘇勢頭。據歐盟統計局2018年1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如圖1)顯示,歐元區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達到了2.5%,生產端和消費端也出現了大幅提升。經濟前景的向好、政治風險的減退、貨幣政策的調整,令這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飽受風雨的發達經濟體逐漸站穩了腳跟。
圖1、2005-2017年歐盟GDP趨勢圖(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從整體宏觀趨勢上看,歐盟經濟發展趨于“風平浪靜”之態,并在2018年仍被預期有較好的增長趨勢。但從歐盟各成員國GDP的占比情況來看(如圖2、3),中東歐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遠低于歐盟其他國家,僅德、英、法三國的GDP總和就已占歐盟整體GDP的50%以上,支撐歐盟整體經濟水平的增長。
圖2、2016年歐盟各成員國GDP占比圖(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圖3、2017年歐盟各成員國GDP占比圖(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科技創新引領前路
圖4、2006-2016年日本、美國、中國、歐盟四大經濟體R&D支出占世界GDP總值比例圖(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從歐盟內部來看(如圖5),2016年瑞典、奧地利、德國、丹麥、芬蘭、法國的研發投入強度均超出了歐盟平均水平,成為帶動歐盟整體科研投入的主力軍。
圖5、2016年歐盟各成員國科技投入強度對比圖(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圖6、2017年歐盟各成員國創新能力分類(數據來源:歐盟委員會)
據2018年5月歐盟委員會發布的《歐洲創新記分牌報告》注4中的數據顯示(如圖6), 2017年丹麥、芬蘭、瑞典、英國、荷蘭六大成員國的創新能力突出,成為新一批創新領導型國家,德國、法國、比利時、愛爾蘭也紛紛超出歐盟平均創新水平,列數強力創新型國家。
“一帶一路”助推合作
今年是中歐建交的第43周年,中歐關系的發展也走上了快車道。從最初的“合作伙伴”發展到如今的“一帶一路”建設,中歐關系的全面性、戰略性和穩定性日益彰顯,中歐合作步入新臺階。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我國依靠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大國的發展目標,這與同樣處于科技創新驅動改革的歐盟有著互聯互通的發展契合點。在這種互利友好的合作關系下,中歐的科技合作成為發展兩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內容。
中歐加速 協同創新
注1:“歐洲2020戰略”歐盟委員會官網介紹:https://ec.europa.eu/info/business-economy-euro/economic-and-fiscal-policy-coordination/eu-economic-governance-monitoring-prevention-correction/european-semester/framework/europe-2020-strategy_en
注2:“地平線2020計劃”英文原版:http://ec.europa.eu/research/horizon2020/pdf/press/horizon2020-presentation.pdf
注3:《歐盟科學、研究與創新績效》報告英文原版:https://ec.europa.eu/info/sites/info/files/rec-17-015-srip-report2018_mep-web-20180228.pdf
注4:2018年《歐洲創新記分牌報告》英文原版:https://ec.europa.eu/docsroom/documents/3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