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电影/久久亚洲高清观看/亚洲一区在线观看原创/久久人人青草97香蕉

 
投資筆記4:順勢而為
來源:金研觀點 | 作者:肖慧 | 發布時間: 2018-03-22 | 1361 次瀏覽 | 分享到:
“擇時而動、順勢而為”是門學問!


   
市場發展變化很快,一覺起來,都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么,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焦慮。社交互聯網的信息爆炸進一步加速了這種焦慮。

   
春節的時候,其實已經不是那么新鮮的區塊鏈概念似乎是一夜之間火了,也許是區塊鏈的造富神話讓很多人躍躍欲試。家里親戚也在微信群聊中曬著炒的某某幣一夜漲了30%的消息。 

   
但在眾人貪婪的時候,是否應該保留一絲恐懼呢?

脈沖

   
這兩天聽到一個詞:脈沖。覺得很精準。歷史總會有脈沖,脈沖時會擊中那么一小撮的幸運兒。

    
冷靜的看,這其實是個概率問題。首先,被脈沖擊中的概率就跟買彩票差不多。特別是當人群涌現的時候,一件公認好的事情往往就輪不到你。就像北京搖號一樣,概率從十分之一到現在的萬分之五(切身之痛啊~)

資料來自網絡

   
其次
,二八定律一直存在。Peter Thiel 的《從0到1》就清晰表述了,風險投資的回報分布遵循的是冪次分布的特點,而不是正態分布。投資中一定是一小部分公司完勝其他所有公司,排名在前20%的公司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投資回報,而80%的企業能保本就不錯了。

那市場的平均回報是多少呢(換句話說,均勻撒胡椒面的投資預期回報是多少)?

    
那就要先找到頭部、中部和底部公司的占比和回報率均值。清科的《2017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回顧與展望》有兩個統計可以參考:

    1.過去10年PE/VC支持的企業IPO退出平均上市當日回報2.5倍,上市20日回報7倍;

    2. 中國46.7%的中小企業4年內倒閉;


資料來源:清科2017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回顧與展望

這樣可以詳細拆分一下二八定律:成功退出企業假設比例為20%,回報倍數取5倍(考慮上市后到解禁期往往有回調,假定最終回報在5倍左右),失敗企業比例按照前述統計取46%,回報為-1(賠光),剩下的34%一般企業回報為1倍(不賺不賠)。按照預期收益率的簡單算法,預期收益率=20%*5+34%*1+46%*(-1)=88%


   
所以,對于非專業人士而言,去賭到20%的公司概率是有的,但
Ordinary people(俗稱韭菜)大概率是拿不回本金的

   
擁抱新事物沒有錯,但科學的認識應該是:1.認可它;2.理解它;
最重要的3.看清楚現在是什么發展階段。不要跟趨勢對著干。人家做區塊鏈賺錢是因為站的時點跟你不一樣。區塊鏈,只是一個技術,而且是通用技術,類似Ai ,算法不如資源(算力)和應用重要。技術的應用一定要跟產業結合,這必須是群體效應,商業個體很難去影響。所以當群體效應沒有起來時,投資最好不要輕舉妄動。中歐教授龔焱近期就警示區塊鏈可能已接近Gartner 曲線的斷崖式下跌拐點。

(關于Gartner 曲線的其他討論請參考:“投資筆記2:從人群中擠出來,往外圍走一走”)。

料來自網絡


周期

  

比脈沖更重要的,我覺得是周期。歷史證明金融不可避免會進入周期往復。周期不是機械的理解5年/ 7年/ 10年甚至60年一個周期,也不是歷史的危機年份找數字規律的數學題本質上是經濟發展和調控的博弈中,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總有矯枉過正或控制不力的時候,于是數據開始偏離。

   
所以
與其強行預測(類似彩票數據規律分析邏輯),不如探究苗頭(類似地震預測邏輯)眼下有幾個關鍵的苗頭,值得重視:

    1. 中國人均GDP超過8800美金,且中國零售消費總額已經趕上美國;

    2. 美國加息傳導的中國加息預期。

資料來自網絡


   
1. 消費的趨勢

   
武志紅的公眾號寫過:“八千美金也是經濟學上公認的一個拐點,在這個點之后,幸福和經濟收益沒有顯著的正相關。
也就是說再過一兩年我們不管怎么掙錢,都不會過得更加幸福


那么這之后,中國的高收入人群為了增加一點邊際的幸福感,會追求什么呢?

   
我覺得最終是精神世界的滿足。包括如下方面,等級由低到高:

  • 光鮮的滿足感(奢侈品、珠寶、汽車...);

  • 求知上進的自得感(繼續教育、知識付費...);

  • 文化底蘊的充實感(有情調的商品、藝術品投資...);

  • 奉獻/慈善的大愛感。

    
沿著這個思路去找投資賽道和選手,可能相對靠譜一些。

    
讀了幾篇券商對美國及日本人均GDP與消費選擇的研究??偨Y來看,中國目前的人均GDP 與美國70年代水平相當??紤]到后起國的學習效應,可能要參考美國80-90年代的消費趨勢更有意義。這個時代的美國,消費的重點是:奢侈品、 珠寶 、汽車、超市,特點是實用性強,物理消費升級。

   
而日本比較特別,消費重點除了與美國同階段一樣的品牌商品外,還有:生鮮、便利店、家居,隨后就轉向極簡主體(直接進入佛系),特點是
非物質性,化學消費升級。

   
當然,對消費的分析也不是機械式的從一個等級整體切換到下一個等級,
中國的特殊性在于城鄉二元結構,參見如下之前的投資筆記1中展示的、我比較喜歡的一張圖。富裕人群僅有1%,中產階級20.1%,低產人群78.9%。金字塔的分離程度遠高于美國和日本。


   
結構化的推動,使得占據絕大多數人口的三四線城市還將在“光鮮的滿足感”里面沉浸。
如下圖二所示,整個三角模塊整體向右移動,不同的階層對應不同的升級空間,屌絲經濟還是不容忽視的。


   
2.加息周期

   
美國加息預期加上中美國債利差收窄,使得中國的加息也成為大概率事件。


加息周期下的投資應該選擇什么?

   
我對宏觀經濟沒有系統研究,沒法做理論分析,只能找找歷史經驗和牛人觀點,供自己參考。

   
有人把歷史經驗總結成美林時鐘(如下圖),在GDP增速下降,CPI上漲的滯漲期,
美林時鐘說“現金為王、商品次之”的確,過往加息周期中,走勢相對好的包括:黃金、石油、有色。

資料來自網絡


   
周期天王周金濤也曾預測:“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萬劫不復之年,60年當中的最差階段,所以一定要控制2018、2019年的風險。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現金準備,現在可以發債,五年之后還有現金?!?/span>

   
徐小慶近期也在某論壇表示:1997~2002年的經濟低潮期,類似2013到2016年。2003-2004年經濟過熱,2004年經濟踩急剎車。踩完之后,2004年到2005年經濟又出現了一個二次回落,到2005年下半年開始起來。(注:如果歷史重演,那么2019年的下半年經濟才會起色)。時點的預測與前述差異不大,但投資品的選擇上略有不同。他認為:“商品走弱,債券走強,和經濟相關度比較小的這些成長股好于跟經濟相關度比較大的這些周期股和藍籌股。”


   
總而言之:最好不動,即使要動,也要謹慎選擇標的。畢竟在中國正向投資的環境下(做空機制少、且監管下難以大規模采用),逆勢賺錢是很不容易的。

   
老祖宗有一句繞口令一樣的話:“人不能為時,而能以事適時,事適于時者其功大?!币簿褪俏覀冋f的擇時而動、順勢而為。
不要焦慮于抓住一時的脈沖,更重要的,是要對籠罩的周期保持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