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人生如戲,當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雖道阻且長,但回頭看看,那些坎坷與挫折不過是生活的必修課,每一段經歷在成就更好自己的旅程中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過去八年的職業過往,雖兜兜轉轉,卻始終沒離“服務”二字,在我看來,服務可以分為三個層級,而我的前八年,有幸參與體驗了前兩個層級,或許,我將用余下的后半生去詮釋演繹服務的第三層級。
2009年7月31日,那是我接受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第一天,也是我以工作人員的身份走進某大型商業銀行的第一天。和電視劇里穿著體面的職業裝出入氣派的大樓接觸著各種高大上人士的場景完全不同,一個與外界交流都隔著厚重玻璃,交談需靠音筒傳聲,桌上放著成捆成捆不屬于自己的現金,封閉的空間里處處彌漫著紙鈔味道的三尺柜臺才是我的工作場景,面對的不是《我的前半生》里薛甄珠那樣的大媽,就是手握太空杯,腳穿運動鞋的大伯,能為了幾毛幾分錢跟你吵上半天,吵到你開始懷疑人生。
可每天身處如此崩潰的環境,也不得不笑對窗外,笑看風云。這就是某大型商業銀行訓練機制的高明之處,分分鐘用現實教會你,想要看外面的世界,先把自己尖銳的棱角磨平;想要做更高級的服務,先把基礎服務做好。沒多長時間你就學會了嘴巴甜、露齒笑、拉家常、套近乎,碰到張口就想了解近期理財產品、如何辦理銀行卡、網上銀行的客戶,那是必須讓他們透過冰冷的玻璃窗也能感受到你火辣辣的熱情。從這里合格畢業,算是具備了服務最基本的素養,達到了服務的第一層級——親切、友善、接地氣,可別小看這幾個字,脫離了它們,要想取得客戶信任比你想象中嫁給國民老公還難。
到了省行,身處不同的崗位,接觸不同的專業,服務就呈多元化了,但更多時候,你扮演的是中間人的角色,既要對內溝通協調各種關系,又要對外協助二級分行或支行對接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這時候你會發現,之前鍛煉出的那股接地氣的范兒發揮作用了,因為你能充分體恤理解基層行與客戶的不易,換位思考后你會自然而然地用尊重、真誠的態度幫助他們共同解決問題,這一來二往一方面更好學習鞏固了所在崗位的專業知識,鍛煉出有效的執行力,另一方面又能深諳對內、對外交往的不同門道。在這里歷練后,算是具備了服務較高一層次的素養,達到了服務的第二層級——高效、專業、懂套路,不服也別辯,出來混你遲早會明白。
所謂交易,得先交際,所謂交際,得先交人,交人交心,方能交易。所以,建立在交易基礎上的服務,終究到底還是為了多交朋友,江湖上行走,朋友多了路才好走。在不斷擴大交際面,拓展視野的過程中,要試著讓自己格局變大,做一個大氣、豪爽又不失有趣,做事高效、果斷又不拖泥帶水的人。服務的這一層級——交人、交心、大格局,基本上升至與人交往的高層境界了,畢竟成大事者最終看做人。
謹以這8年來的一點心得體會獻給即將踏上人生中第一個工作崗位的小鮮肉們,職業和崗位沒有貴賤,珍惜有幸接觸到的每一個人,尊重有幸經歷的每一段旅程,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你會感謝當時某一刻的自己,因為那時的你在細心觀察,用心體驗,這才成就了現在這個更好更受歡迎的你。